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传统民居室内现代化改造案例研究

 二维码 642
发表时间:2022-11-17 10:21来源: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网址:http://www.ynghy.cn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建村〔2021〕47号)精神,加快《云南省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实施方案》的推进,贯彻落实王宁书记“在保持传统村落风貌的前提下,要对民居内部功能进行科学改造提升,让村民享受现代生活”的工作指示,切实做到“支持在保留民族优秀传统建筑风格和满足安全稳固的基础上,合理分隔卧、厨、厅、卫功能,提升保暖、隔音、防火等性能,升级成为具有现代居住功能的传统民居”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省内外5个典型传统民居室内改造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云南省农村住房室内功能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作者:夏江月 黎琪琪 杨晓峰 白朝旭 马晶

一、陇川县景罕镇朋生村景颇族新居——以传承火塘文化改良功能空间划分设计为例

传统景颇族民居是低足干栏式建筑,底部吊高、依山而建,现在的景颇族民居由于受到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转变为落地式,入户门的方向也有所转变。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各个原因,现代景颇族民居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我们将针对火塘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矛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室内现代化的布局理念,对现有民居的火塘区、厨房区、会客区进行相应的设计优化。

1.1现状研究

原有的民居在整个院落布局上功能较为单一且民居生活环境条件较差,私密区域与公共区域相连接,动静区域较混乱,对其以上问题进行具体的改良设计分析,将其原有的居住空间、厨卫空间、储物空间等进行重塑;将动静区域分离、私密区域与公共活动区域分离。

对于传统民居改良设计村民的居住体验与实用性考虑,储物功能的需求普遍较大,储物空间所占面积较大,所以需要尽可能的考虑扩充储物空间。

客厅的设计未考虑到放置家用电器与柜体的合理位置;未考虑火塘的放置区域,将以往采用火塘的生活形式完全剔除,致使居民改用铁盆放置木炭的形式来替代的火塘作用。

针对以上实际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将会在以下的设计中得到优化,并提出新的景颇族新居室内空间的改良性设计探索。

1.2案例改造措施

客厅与厨房的改造:


(景颇族新居客厅与厨房视线设计图)

(景颇族新居改良后客厅效果图) (景颇族新居改良后厨房效果图)

客厅空间设计中将景颇特色刺绣花纹运用于整个空间当中,整体采用原木色做搭配,将景颇传统元素简化,脱离写实手法,将传统元素抽象后在设计中赋予实用性与观赏性。其中,火塘对于景颇居民主要是社交的中心和身份的象征,所以在设计中保留火塘文化的存在。将火塘融入客厅的设计中,“火塘”设计主要上方加内嵌一块定制板材,同时拉开,不用时关上,满足了火塘的使用功能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客厅的正常使用。

厨房的规划设计中设置了现代家电产品的空间,并且增设了大面积的厨房储物空间,大面积的开窗及增设厨房吸油烟吸取烟雾设备,油烟污染与土灶排气的问题,为此在上方增设排气设备,中国本土油烟机已基本解决油烟排放问题。如若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使用土灶其仍可作为堆放杂物使用。墙体饰面采用景颇族传统元素与土培面结合,体现乡土气息。

二、重庆市江津塘河古镇传统民居——以改善传统民居采光环境为例

光线的引用能舒缓空间氛围,由于传统民居原始空间的采光仅仅借助于极少的亮瓦及小型框窗。室内环境普遍偏暗,特别是古镇建筑常用的公共墙体,墙立面无法开窗导致空间采光更差。

2.1现状研究

重庆市江津塘河古镇作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区位优势明显。古镇传统民居在过去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需求,但随着塘河新镇的修建,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提高,导致传统民居因空间的适应性、舒适性、耐用性等问题使部分居民搬离旧镇前往新镇居住。

改造建筑位于塘河正街沿河处,正面临街,左右侧一面临街,一面与邻居共用墙体,背面林立着其他建筑群体。室内光线普遍偏暗。

2.2案例改造措施

改造建筑空间通过自然光虚实、强弱的节奏变化性刺激人体视觉中心的心理感受,强化光影空间韵律,使体验者参与空间能获取一种趣味、豁然开朗的感官体验。在改造中同样保持了建筑原有的基本外形不变,在采光与通风方面做了相应的设计改善。

原本建筑仅依靠天井及立面开窗、开门的采光方式整体室内暗角多。现将改造建筑的临街立面墙体通过花砖的艺术堆砌手法打破原本墙体笨重的固有属性,增加了室内的采光来源。室内空间塑造时融入“光与影”的创意理念,“光与影”是指光影的关系与光影的形态变化。原本建筑是典型的天井式传统民居,以天井为中心塑造出光与影与书的对话与交流。

在传统民居中砖材不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形变,但是大面积的使用砖墙容易形成室内光线弱,外观笨重。在改造中,将传统的砖材通过花砖的手法,将自然光进行引入,打破了整体性的刻板墙面形体,拉近新旧之间的距离感。

光既能使空间达到透亮远离黑暗的效果又能通过光与影节奏、韵律、色彩的塑造营造灵活多变的空间氛围。在体验式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光的特征把空间和光影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有层次感的空间视觉效果,激发人的心理思考。改造建筑的二层读书空间,顶面采用大面积玻璃材质极大的增加了室内自然光线。带来舒适宜人的体验环境,有利于游客的身心健康。同时,大量自然光线的引入,人在阅读时一缕阳光照在书上给人一种灵魂升华的错觉感。光源的色温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暖色系的空间给人温暖、热情的感觉,冷色系的空间给人冰冷、沉稳的感觉。空间中的暖色能给人局促感,缩小空间距离,而冷色给人距离感,扩大空间距离。色彩的纯度也对空间有较大的影响,纯度低的颜色给人感觉轻飘、柔和,拉近空间之间的界线,纯度高的颜色则给人浑厚的心理感受,扩大空间最大界线。多色的穿插运用能活跃空间氛围,因此在体验式室内空间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特性进行色彩搭配,可以协调空间的视觉感受,使体验者获得较好的视觉体验与心理冲击。

三、平田村民居改造——以厨卫空间布局优化为例

对荒废化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实际上厕所及厨房改造是一个关键问题。农村住宅厨房又称“灶屋”、“灶间”、“外地”等,我国农村住宅厨房作为户型的“心脏”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荒废化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中,部分功能需求完善下对厨房和卫生间改造十分重要。

3.1现状研究

松阳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制,常常以两层为主。一层为中间的堂屋和两侧的卧室,二层常作为堆放粮食杂物使用。本案例恰是松阳地区标准的传统民居形式,一层开间方向分作三跨,二层展示出大空间开放。

3.2案例改造措施

(1)对厕所的改造

通过对厕所的处理原理和使用效果来分析,现阶段三种厕所的改造类型较为适用当前的农村。分别是:新型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三格化粪池式简易水冲厕所和采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槽)的水冲式厕所。

平田村民居在厕所的改造上采用了三格化粪池的方法,将厕所和主体建筑相整合,内部居住者不再需要出门就可以直接进入。平田农耕馆采用的手法和爷爷家的青年旅社相似,也同样采取一种整合的方式,分隔出一个小空间和主体建筑相连接。在荒废化传统民居改造过程中,根据地区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厕所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2)对厨房的改造

农村住宅厨房又称“灶屋”、“灶间”、“外地”等,我国农村住宅厨房作为户型的“心脏”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荒废化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中,部分功能需求下的厨房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在城市住宅建设中,通风和排烟一般是采取机械通风的方式。我国城市住宅都是以机械排烟为主,这使得厨房的空气质量有了良好的改善。而农村的住宅传统厨房中,通风和排烟虽然也可以采取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方式,但目前后者使用较少,厨房的空气质量不高。由于农村厨房的地灶长时间使用柴火、煤等燃料,这些燃料会产生大量的黑烟,致使灶体变为黑色,严重影响美观。除这些主要因素外,还存在室内环境卫生乱,管线设计不合理,缺少垃圾污物处理设施,储藏较为杂乱,安全系数低等多种弊端。

考虑到这些弊端,我们总结出关于农村厨房更新改造的策略要求基本可分为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提升物理环境、整治卫生环境和规范管道布置。

四、大理喜洲镇喜洲村传统民居活化利用项目——以传统坊坊相接合院式民居改良为例

喜洲镇喜洲村内民居是白族民居的典型代表,国务院将部分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喜洲成为国内知名的“白族民居博物馆”。活化利用是保证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下的现代化,并保证外部风貌“修旧如旧”,保证地域特色。

4.1现状研究

原始村内建筑为传统白族坊坊相接合院式布局,白族坊坊相接合院式“四合五天井”,装饰流畅、精美,布局方正,以天井为核心布置堂屋、书房、卧室等,并没有卫生间等功能房间。4.2案例改造措施


(1)“修旧如旧”: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对屋面、木构架、墙体、墙面、楼地面、油饰、彩绘、大门、照壁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落地大修。完成对原有残破瓦屋面、变形和倒塌的后檐墙的拆除,对房屋木构架也进行矫正,力求保持古朴的风貌,还原原住民的生活场景。(2)设施更新改造提升:为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增加消防设施、厨房设施、卫浴设施、厨房设施等。五、腾冲市和顺镇传统村落民居现代化改造——以传统合院式民居改良为例腾冲市和顺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景迷人,文化荟萃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内民居为云南腾冲紧凑生长合院式民居类型,村落内传统民居建筑格局保留中原民居的天井、堂屋、卧室功能,为适应村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及产业发展需求,现部分民居室内功能布局及设施有调整,但仍然保证传统民居风貌特色。腾冲市和顺镇传统村落民居现代化改造的特色为传统民居注入新功能,探索新形式,满足产业发展、特有生产方式等新需求,探讨传统民居现代化改造设计的拓展可能。5.1现状研究

原始村内建筑为传统合院式布局,以天井为核心布置堂屋、书房、卧室等,并没有卫生间等功能房间。5.2案例改造措施

(1)在保证原始风貌的同时对功能布局改造:依然保证传统合院式民居以天井为核心布置,增加厨房、卫生间等内置功能,且考虑居民需求,将现代生活不再适用的仓储空间(如粮食堆砌存放等)改造为适用的卧室、书房、茶室、洗衣房等。

(2)设施更新改造提升:为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增加电视网络设施、消防设施、厨房设施、卫浴设施、监控设备等。

六、结语

云南省农村民居室内改造要按照“农房建设符合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要求,在尽可能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寻求民居现代化改造有机更新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发展客观规律,依规有序开展,不违背农民意愿,宣传发动农村居民结合自身生产生活需要,合理进行农房室内改造,引导村民亲手缔造美好生活。同时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根据农房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符合地域特色的农房室内功能改造提升方案,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以点带面推动云南省农房室内功能整体提升。


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