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北、金沙之南,静待已千年,旅游新篇章 二维码
20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雪山真面目,只因未到此山中 金沙一去不复返,雪上已守上千年 千仞险峻太子关,遗世独立石头城 作者:刘俊宇 陈春蓉
一、雪山的深处—项目缘起 玉龙县东部四乡镇包括大具镇、鸣音镇、宝山乡、奉科镇四个乡镇,被金沙江环抱,境内集干热河谷、山区半山区、高寒山区为一体,立体垂直气候明显,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玉龙县东部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玉龙雪山最后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境内不仅有宝山石头城、吾木村、鸣音览雪亭等重要景观资源,还有震撼的金沙江峡谷美景、最原始纯朴的乡村民俗、大片的高原森林草甸等,是玉龙县未来依托金沙江开拓的重要旅游区域。 二、旅游的开篇—主题口号 纳西束尤起源地 玉龙农耕伊甸园迁徙高山、祭天求佑、农耕作乐、一品庄园宣传口号口号一:耕作于金沙江畔 ,醉美在原味纳西 ;口号二:束尤源起在玉龙 ,农耕体验到四乡 ;口号三:最纯纳西风情地 ,最美农耕体验园。 三、全域的旅游—雪山二次升级 1、发展模式转变 东部四乡镇推行“体验式”的文化旅游,给游客提供慢下来的条件,深度游览模式和纯朴的农耕、纳西文化体验。 2、全域旅游项目策划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导。规划共形成核心项目8个,重点项目11个,一般项目7个,共26个项目。规划针对每个项目都进行项目策划,项目深度研究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3、全域旅游分区布局 针对东部四个乡镇分片区全域进行旅游策划。 悟奉科:回望历史,领悟奉科蒙古文化,感受纳西文化与蒙古文化的交融,体验南蒙古风情。住纳西平顶房、吃纳西猪膘肉、喝纳西烧酒、感悟蒙古文化与纳西文化的交融。 观宝山:观石头,玩吾木,游金沙,站在纳西之源头,体会纳西之精髓。观纳西化石(石头城),住吾木,做一天纳西人,感悟纳西的起源。 感鸣音:感鸣音立体垂直气候,享立体农耕乐趣,感东联岩画的奇迹,感玉龙十三峰的神奇魅力。观看玉龙十三峰,感受鸣音立体气候,住避暑农庄,体验立体农耕生活。 品大具:遥望玉龙,品味大具峡谷风光,感受高原草甸与高原林场的魅力,体验自耕自采的民俗生活。揽虎跳奇观,享高原风光,住纳西农庄。 四乡镇分区布局 4、打造“水陆一体”的旅游游线 结合区内资源及交通条件,策划旅游游线。重点包括过境旅游游线,陆路游线、水路游线及水陆结合游线,专题游线及金沙江航运游。 旅游游线规划
石头城和吾木村保护规划 2、以交通及引擎项目建设带动全域景区旅游 推动片区陆路--二级路及水陆--金沙江航运建设,近期以道路及航运沿线的景点建设为重点,打造“玉龙十三峰”、“石头城历史文化民村”、“吾木传统村落”、“金沙江航船”等引擎项目,带动片区短途旅游的发展,打造丽江—玉龙雪山—“东部四乡镇”—泸沽湖核心游线。远期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后,针对片区内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级整合、分类优化,发挥东部片区丰富资源的优势,提供多种旅游体验项目,打造纳西民俗乡村、田园综合体、金沙江旅游等综合项目,实现东部片区“全域景区化”。 配套设施规划 3、以“做一天纳西人”实现“观光式游览”到“生态体验旅游” 将东部四乡镇打造成一个纯朴的“田园庄园”,提供一种高品质田园生活方式,实现自耕、自种、自取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纳西文化体验。了解纳西族等的农耕方式、农业种植演变历程,通过各类实物、文字,充分展示由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的农耕历史,唤醒人们对乡村久违的记忆,成为人们视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规划完成4年以后,片区交通和旅游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旅游公厕、民俗酒店、金沙江码头等建设已经完成,险峻的太子关和石头城即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希望规划的继续深入实施开启雪山之北、金沙之南的旅游新篇章。 项目名称:《玉龙县东部四乡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 获奖情况:云南省2019年度旅游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组成员:陈春蓉、付昱珲、刘俊宇、龚虹钰、余方舟 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