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项目品质与经济的融合 ——提升老区活力,优化城市空间 二维码
221
作者:任张超 蔡凌南 谭海滨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总体要求: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德政工程, 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有利于满足棚户区改造对象多样化安置需求、减轻政府安置住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压力、有效衔接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市场、推动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暠的原则,采取货币补偿、组织棚户区居民自主购买商品住房、政府购买商品住房进行安置等多种方式,鼓励棚户区居民自愿选择货币化安置,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确保让更多群众受益。
有限时间的有限思考:住宅规划设计在地产领域司空见惯,而且市场成熟度很高,也流传着创新户型看万科,规划到处案例借鉴的设计方式。面对地产商向土地要价值,向设计师要最大开发量的时候,强排方案的诞生,兵营式的规划方式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住宅之间景观的柔化来解决兵营式摆布的困惑。作为棚户区改造的投标项目,从刚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定位向土地要价值的高强度开发理念,反而在研究蒙自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场地周边的现有特色,研究如何让这个项目的开发使得蒙自城市提升,同时优化城市空间。总结出需要着重研究和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注重研究场地现有特点:下图为分析简图,我们在方案设计时除了交通等因素外,米轨保留段和场地现有特点发现为方案设计的思路提供了很好的突破点。尤其是水塘在新的地形图上没有出现。通过卫星图和现场照片发现,该场地内有一处水塘,对其边界描绘后叠加在新地形图上研究场地,水的概念引入成为方案的根本出发点,增添了城市和棚户区的灵气。加之蒙自城市水系发达,就更能够让该理念成立。
注重城市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充分发掘老城区的历史沿革:滇越铁路是云南省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米轨"铁路(窄轨铁路)之一。因为起于原法属殖民地越南的海防市,经老街边中越边界,进入云南,自河口北伸到昆明,故称滇越铁路,河口至昆明段也称昆河铁路。滇越铁路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滇越铁路是云南百年前唯一的运输“大动脉”,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注重城市近期发展战略及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为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两个重点,以老城区为重点的行政办公商业区、以西河片区为重点的商贸休闲区两个核心区。 注重项目用地周边条件及区位的优越性:项目用地位于蒙自市老城区内,周边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本项目已列入蒙自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地处蒙自市南湖东北方向,原蒙自米轨火车站。项目东临北大街,西临四川庙街,南临米轨铁路,北临龙井路。 方案成图展示:
总结:本次方案设计,我们在满足地块开发量的同时,抛弃了拆掉老棚户建筑,又建毫无品质的新棚户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空间的提升,注重米轨文化的重塑,使得一个原本在规划设计中比较平常和品质低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升成为一个城市的住宅新地标,同时增较多的城市配套功能,让棚户区改造真正的融入城市、提升城市。 项目名称:蒙自米轨站棚户区改造方案设计 项目部门: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项目成员:任张超 蔡凌南 谭海滨
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文章分类:
土蜂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