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云县幸福镇总体规划——2015度全国优秀村镇规划奖云南省一等奖 二维码
2367
项目的创新与特色 该项目为住建部2014年国家级村镇试点,云南省唯一一个镇规划试点,项目于2014年10月底通过住建部专家审查,2015年初住建部公布了该项目被评选为2014年全国镇规划示范镇。 第一部分 规划思路 1、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模式,从资料收集、现状分析、民意调查、部门意见四个方面用gis技术进行现状数据的叠加分析,得出镇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问题,引导编制符合实际的规划。 2、打破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以全域规划的手法,提出镇村体系规划、乡村规划、镇区规划的全域规划手法。 3、以多规合一的方法整合现有的各类规划,构建一张规划蓝图,同时建立幸福镇近期建设项目库,便于实施与管理。 第二部分 规划主要内容 1、城镇职能定位,依托高原特色农林禀赋打造临沧特色农业发展小镇;依托云县城乡统筹发展机遇打造宜居宜业宜产的云县卫星镇临沧后花园; 2、农民生产生活圈规划,生产空间——分析现状产业发展与村庄布局,提出“一带、五区、八园”,一带:南汀河苗木产业带;五区:城镇发展区、绿色工业发展区、养生旅游区、林果产品物流区、民族风情体验区;八园:海东、张毕山等八大农业园。 生活空间——根据问卷分析92%的人期望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区域居住,因此结合地形条件提出村庄“分散化的集中布局模式”,引导村庄构建新型社区模式,首先运用GIS叠加分析镇域范围内地质灾害影响区、设施优势区、村民劳作半径、村庄建设规模、交通便捷程度、村庄人口聚集规模等数据,分析出最具优势的居住区域,明确未来村庄集聚的方向。其次,根据资源承载力、坡向、高程、坡度综合分析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并与村庄优势区域进行叠加,得到村庄发展的最优建设区,作为村庄发展引导建设的最佳区域,也成为未来村庄迁并的新型社区所在地。按照以上方法规划的新型社区根据规模形成一级新型社区,二级新型社区,三级新型社区。第三,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按照新型社区人口规模进行配置,打破传统按“中心村——基层村”的盲目配置模式,避免资源的不足与浪费。 3、相关的镇村体系规划还有道路交通规划、市场规划、镇域环卫规划、防灾减灾规划、镇域电力电信规划、镇域给排水工程规划等。 4、镇区规划,首先通过调研分析镇区发展问题与发展优势,明确幸福镇是以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循环工业、商贸物流服务、生态养生旅游为重点的云南现代化特色小镇,是临沧的后花园和云县的卫星城镇、临沧市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土地利用规划,镇区发展方向为中部和东北部,总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镇区相关规划还有:道路交通、景观、给排水、电力电信、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空间管制、近期等规划等。另外,为了加强实施与管理还在镇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内编制了重点地段控规与风貌控制规划。 第三部分 规划创新与特色 规划创新之一:编制方法的创新 (1)全域化编制方法——打破了传统镇规划镇区与村庄二元结构,构建符合镇实际发展需求的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农民生产生活圈,实现全域层面的设施一体化、均等化,城乡产业一体化。 (2)多规合一编制方法——通过建立GIS数据库,构建一个数据库和一张规划蓝图。同时协调相关规划划定“四线”管控和“四区”规划,实现空间与增长边界的控制。 规划创新之二: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与设施均等化的探索,通过构建幸福镇新型社区体系,分散的大量农村建设用地会往条件好的区域集中,规划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理念,实现用地集约化,同时乡村设施按人口规模配置,实现设施均等化。 规划创新之三:乡村土地流转与特色农业园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已经实现“三大农业园”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规划特色之一:引领云南省新型城镇化下镇规划的方向 本次规划探索了新时期山地城镇规划的新思路、新方法,得到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领导和省内相关专家的指导,并在住建部得到了认可,并强调规划的方法和思路可作为镇规划范例在云南省内进行推广。 规划特色之二:具有地域特色的镇规划 规划从云南省自身特色出发,针对云南山地、民族、生态等特点研究云南小城镇发展新思路,总结出具有云南特色的镇规划方法和理念。 规划特色之三: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价值 结合规划研究成果,规划组主要成员分别就幸福镇的“多规合一”、山地城乡居民点布局的研究发表论文,收录在2015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内,论文的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价值。 规划特色之四:进一步落实镇规划的实施 简单明了的让镇管理者落实规划,制定镇管理技术指导手册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手册,用于指导镇区建设和村庄建设。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实施效果 镇区用地平衡表: 镇区发展方向为中部和东北部,总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 实施效果: 该项目2014年10月底顺利通过住建部专家的审查后就已经开始实施,目前已在镇区周边打造张毕山农村综合体、丙凤村农村综合体项目,同时依据《镇管理技术手册》实施幸福镇大街改造和大热水温泉度假区规划,依据镇农民生产生活圈规划明确地质灾害搬迁点,并按《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手册》建设忙峨大团山泥石流安置点。另外镇区的部分建设用地已按《镇管理技术手册》里的控规指引进行规划建设,如林果产品交易市场、敬老院等,本规划对于幸福镇的发展与建设指导性较强。 声明: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s://www.yncityplan.com/h-nd-3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