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墙 二维码
1773
作者:康忠学墙体的构造总是顺应自然而生成的。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墙体,在当地智慧不断的探索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当然,创造永远不会停止。下面是四川康藏地区藏民山村的几道老土墙,当地说有上百年的历史。看看,虽然是残墙,这体块和构图,这肌理,是不是有百年故事附体!建造者们是不是无名的高手!石墙,木墙, 土墙(包括粘土砖墙,土坯墙,夯土墙),这些传统墙体。它们的“天性”就具有“三好”品质:好取材,好融合,好消解。好取材---当地什么丰富用什么,从来就是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之。好融合---土,木,石。材性相通。热胀冷缩步调基本一致。易于结合。好消解---这是我自己创造的术语。结合当下流行的“降解”就不难理解了。他们最后都易于化归尘土,自然还原。自然的物理性能,早就超越了当下技术要求。改变厚度就能很好的改变墙体自身的力学性能,也能很好的解决保温隔热的物理性能。何须挖空心思的去计算参数,更不用画蛇添足的去做保温构造。这些特点基本复合生态建筑标准。丽江ANMAN酒店 五花石清水复合墙,白墙,木质墙为了追求当地五花石墙体的朴素肌理,又要能克服地震作用。普通毛石墙的砌筑高度和墙体防水性能都不能很好的满我们的设计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想办法。首先,把构造钢筋网连接在构造梁柱上,形成钢筋网;再在外皮砌筑最薄处250厚的清水五花石墙体通长,高600,同时在室内侧砌筑同样长度和高度的120砖墙,以自然的形成墙体模板。最后再浇筑中间得混凝土,以咬合内外两层墙体。同时也生成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就这样,形成了抗震好,热稳定性好,表皮肌理自然的复合墙体。几年来,这种手法已经在当地继承流传下来。孟定 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火山石表皮外墙设计之初,想外皮借用腾冲火山石块砌筑,内衬150钢筋混凝土墙体复合筑墙。顺应当地潮湿温暖的气候特点,随时间流逝,通过火山石风化甚至石布满青苔的时光痕迹,来表现遗址博物馆的历史感。有趣的是,现场按传统砖墙砌筑好了,没理会设计!外装时,我们还是不想放弃初衷,只能将就现状,重改为湿挂火山石板。通过横向通长加U型槽钢肋,强调横向动感;通过板中加固膨胀螺栓,再次约束石板。这样也形成了有趣的墙面肌理。筑墙的探索是有趣的。总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不利因数,利用自然有利的物理条件,采用本土易于取得的材料,不断革新,留下奇妙多样的墙体肌理。这不光是当地自然和人文历史的固态记录,更多的是成为建筑师们对地域建筑和绿色生态建筑探索的指引。本文实例项目:丽江ANMAN酒店,孟定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项目由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编辑制作: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信息网络处
文章分类:
土蜂故事
|